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艺术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2022级、2023级学生面料塑形、扎染、编织作品。塑形作品使用综合材料通过堆积、缝绣、填充、拼贴、异形、透叠进行面料的综合肌理处理,发挥其形式上与服装设计的深入表现和独立创作的延展空间;扎染作品以天然植物染料进行现代扎染和型染的染色作品表达,在纹样与手法上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元素,具有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又体现自然主义的人文关怀;编织作品利用现代手法将纱带进行传统缂丝和织锦手法的结合,利用透叠效果是传统和现代进行跨时空对话。指导教师:于欣可。相关课程:《面料塑形设计》、《纤维艺术设计》、《扎染技法与创作》。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服装设计实践技法的创造思维延展。


2025年4月11日,2022级、20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学生面料塑形、扎染、编织作品展
------------------------------------------------------------------------------
本次课业展览展示的60幅经则装作品为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2204、2205、2206三个班级《版画基础》课程的优秀作业成果,这些作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其一是天津的城市景象,其二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校园风貌。
黑白之间,岁月沉淀,轮廓与光影交织,同学们运用版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在黑白转换间赋予作品独特的视觉张力,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将对城市的观察、对校园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刻画出文化深厚的天津景象和满是故事的书香校园,展现了丰富多元的视角与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


2025年4月2日,美术学专业2204、2205、2206班《版画基础》课程优秀作业成果展
--------------------------------------------------------------------------------------
作品主要类属公共空间设计、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作品各展所长,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整合、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展现。其中周凯同学的作品“北洋大沽船坞遗址轮机厂房室内改造设计”,题材立足本地,从工业厂房空间重塑角度探讨天津历史文化,以环境设计为天津文旅发展贡献力量,获得国家级专业竞赛一等奖。以专业能力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准。指导教师:任海澜。


2025年3月3日 环境设计专2020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节选
------------------------------------------------------------------------------
本次微展是我院服装艺术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21级、 22级、23级学生配饰设计作品,使用织物、银铜金属、皮革、纸张等材料创作出精美的包袋设计、刺绣图案设计、古典扇面设计;运用缠花工艺创造出项链、戒指、耳饰、胸针等配饰花丝首饰,作品有对古典艺术的继承与再现,更多体现出运用现代审美理念与工艺生发出实用、灵动的现代饰品。指导教师:赵静、高明辉。相关课程:《箱包工艺制作》、《箱包制版》、《服饰配件设计》、《配饰材料学》。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配饰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2025年3月2日,服装艺术系学生作品展
-----------------------------------------------------------------------------------------
绘画艺术系油画专业,2403班精微素描课业汇报展作品,使用传统纸本素描工具为主,少量作品有水性彩铅,色粉,水彩等材料介入。运用最朴素和传统的素描造型方式和语言,学生自主选择身边有兴趣的静物为表现对象,以“尽精微,至广大“的哲理思想为指导,全身心投入去完成一幅精微素描作品。
不同于一般性的素描静物学习,精微素描课程更侧重于对造型艺术规律和绘画原理的思考与实践,在对静物充分、具体的再现同时,表现出学生各自的审美态度和情感诉求,最终所呈现的是”知行合一“的作品成果。
该课程指导教师:刘欣。教授相关课程主要有:《素描石膏像》、《素描静物》、《素描室内空间表现》、《素描头像》。课程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的造型能力,包括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素养。为油画专业一年级新生提供入学后一次进入专业和系统的绘画造型艺术学习的准备课程,对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展开都将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2025年3月5日,绘画艺术系油画专业微素描课业汇报展